品牌快递 |
|
|
政策法规 |
|
|
品牌动态 |
|
|
品牌监测 |
|
|
|
林强——从莆田闯入俄罗斯的蔬菜王子 |
7月26日下午,福建省“诚信经营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开始了10多分钟,“莆田华林蔬菜基地”座位牌前的位置依然空空如也。10多分钟之后,一个理着平头30岁出头的青年人风尘仆仆地坐了下来,额头上还不住地渗着汗水。
他,就是从莆田闯入俄罗斯的蔬菜王子——莆田市涵江华林蔬菜基地(简称“华林蔬菜”)总经理林强。
是他,领导着一个自有常年性蔬菜基地近8000亩、挂靠基地18500多亩,年产9.65万吨无公害蔬菜,年销售额达1.73亿元人民币的绿色蔬菜王国。
是他,将蔬菜攻入了俄罗斯、蒙古、日本、哈萨克斯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沈阳、哈尔滨、牡丹江、深圳、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
随着华林蔬菜基地蔬菜王国的越做越大,林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那天开表彰会,我刚从香港飞回来”,接受采访时,林强还为那天的开会迟到而自责。
扎根乡下学种菜
蔬菜产业是个高风险的产业,承受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三重压力,万一碰到天灾或菜价大跌,则可能血本无归。因此,种菜这样的农活往往被人瞧不起。
“即使是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也不太愿意到我们公司来上班,就是来了也不愿下到田间地头。不要说大学生,就是不少农村人宁愿进城打工,也不愿就近到我们这里干采摘之类的农活,以至于产销旺季时,我们这里常常缺工。”虽然入行13年了,林强对此依然困惑不解。
而当初,1995年7月职业高中毕业年仅19岁的他却偏偏对种菜情有独钟,一走出校园,便和母亲林水英等家人一起为刚刚起步的华林蔬菜而打拼。
为了学好种植技术,他自费订阅了《科技日报》、《蔬菜经济》、《绿色食品》等十几种科技报刊为自己“充电”,同时大胆利用基地联农户的办法发展蔬菜种植业,在16个村庄建起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种植以色列番茄、美国甜椒、日本甘蓝、台湾花椰菜、韩国豇豆、香港豌豆,以及俄罗斯各类珍稀蔬菜和国内40多个名优品种蔬菜,并且每年还引进实验示范蔬菜新品种70多个,推广示范农业新技术10多项。
为了提高种植技术,2000年8月,他本人参加了在山东寿光举行的全国蔬菜生产新技术培训,并获得了国家星火计划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公司还与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和蒙古国开司米公司达尔汗农牧技术研究所合作,长期从事蔬菜科技研究,现公司拥有20多年各类名优出口蔬菜繁育和高产栽培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成果来源。
“人勤地不懒”,多年下来,林强白皙的皮肤变成了黑黝黝的,他的菜却跟着绿油油的。
“很多人都以为种菜,纯粹只是靠天吃饭,没什么学问,实际上深入进去才知道种菜这门学问的‘水’很深。”林强这样披露了他的种菜经。
把菜攻入俄罗斯
菜种好了,如何打开市场是道不小的难题,而要打开国外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1995年刚进军俄罗斯时,因为保鲜不过关,当我把第一批蔬菜运到时,蔬菜腐烂相当严重。刚开始的那一两年,一下赔进去了几十万元。”这次滑铁卢的经历并未打消林强进军国外市场的念头,俄罗斯巨大的蔬菜市场需求还是像磁石般地吸引着不甘失败的林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物资非常紧缺。当时,中俄之间的边界小额贸易,双方又给了很多优惠,这对促进农产品贸易非常有利!”林强深入了解后还得知,每年的11月份至第二年的6月底,俄罗斯人新鲜的蔬菜全部要从国外调入。面对这巨大的“蛋糕”,林强怎能不心动?
为解决蔬菜腐烂的问题,他一方面请专家攻关改进保鲜技术;另一方面,对到达目的地的菜重新袋装,不留一叶烂菜。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改进,华林蔬菜终于探索出了一整套蔬菜长途运输保鲜的方法,烂菜问题迎刃而解。
保鲜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从此万事大吉。在国际食品贸易中,无公害、环保等要求已成为了重要的技术壁垒。面对国外对农药残留控制的高要求,林强从不敢掉以轻心。
早在1999年前,林强便每年出资聘请农业专家为菜农培训4次以上,每年培训订单农户和农民工人数达1000多人次。不仅如此,公司每年还请来俄罗斯、蒙古国、韩国等农产品进口国的专家,讲授“绿色食品”标准、无公害栽培等10多项实用农业先进技术。
经过数年的努力,华林蔬菜出产的各类“闽强”牌蔬菜顺利地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志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320项农残检测指标数值全部低于日本国蔬菜进口的农残规定水平。在日本海关的历次抽检中,华林蔬菜出口的蔬菜“农残”含量从未超标。
“2007年出口创汇近900万美元。在国内其他地方蔬菜出口日本屡屡受阻的情况下,我公司蔬菜出口日本却供不应求。”提及华林蔬菜的一枝独秀,林强脸上微微地笑了,“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有了‘金刚钻’,就不怕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你诚实守信,客户总会以礼相待。俄罗斯是我们的第一家国外客户,在俄罗斯客户口口相传的推动下,其他国家的大门也相继朝华林蔬菜打开。”据林强介绍,华林蔬菜通过与蒙古国开司米公司达尔汗农牧技术研究所开展跨国科研合作和珍稀蔬菜特供等办法,开通了国内第一条华林蔬菜直销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专线,使华林蔬菜在整个蒙古国一炮打响。
随着俄罗斯、蒙古等国外市场的打开,国外市场便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目前,华林蔬菜的产品大量销往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仅去年一年便出口创汇近900万美元。
谨慎迈向多元化
在林强的带领下,1993年正式成立的华林蔬菜这个“绿色蔬菜王国”如今生产与销售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去年,公司销售量近10万吨,销售额达1.73亿元人民币。公司已发展为一家专门从事各类无公害名优出口蔬菜生产和销售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
“眼下,我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历时4年建成的净菜加工车间和冷藏保鲜库房已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净菜加工车间面积达18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房总容量为3600吨。”林强站在公司大楼前向记者介绍这些先进的净菜和冷链系统。
毫无疑问,随着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使用,华林蔬菜的发展将快马加鞭。
不过,华林蔬菜像所有农业企业一样依然有着“脆弱”的一面:今年1月份,南方遭遇了罕见的雪灾,南方大部分地方农作物损失严重。华林蔬菜同样也未能幸免。
“受雪灾影响,今年我公司的西红柿受灾面积达300亩,损失50多万元,甜豌豆受灾面积达150多亩,损失26万多。”林强仍然对单一产业暗藏的巨大风险有些后怕。
日前,林强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华林蔬菜将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主要朝跟农业有关方面去延伸。我们公司现在主要是以蔬菜为主,以后将适度扩大水果、粮食的种植规模和品种,并计划发展速冻蔬菜、果蔬汁等农业深加工产业。”
林强进一步透露,华林蔬菜正致力于寻求更多的策略性联盟,目前正计划跟外资合作,但跟外资合作也并非拣到篮里都是菜,能纳入林强合作视野的外资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除了具备资金实力外,还必须有共同的发展需求!”
林强:母亲是我的榜样
事实上,林强是近一两年才从幕后走上前台的。在此之前,华林蔬菜的创始人和总舵手一直是他的母亲林水英。
林水英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在福建蔬菜界恐怕无人不知。林水英头顶“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蔬菜大王”的一连串令人眩目的光环。
这对林强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压力,尽管近年来,林强也相继获得了“福建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福建省优秀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莆田市优秀青年企业家”、“莆田市新长征突击手”、“莆田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殊荣。
“无论是在生产、经营等哪一方面,母亲都比我强得多,我要向她多学习。毕竟,母亲在第一线有过长期辛勤劳作的实践摸索,实践出真知,母亲懂得的东西比我多得多!”1976年出生的林强说起这话时,那种神情就像粉丝崇拜心目中的偶像一样。
在母亲光环的笼罩之下,过去10多年来,林强一直都是“配角”。直到近一两年,林强才开始在母亲的推动下,有意识地抛头露面,并出席省市及行业内的各种表彰会。
“母亲现在有意要隐退,让我在企业中唱主角”,林强为这一天的到来,“磨刀”已整整磨了15年,“我的强项在于有新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如何从配角变为主角?林强实话实说,“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林强已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创业过程中任何一个家族企业若想保持可持续发展,作为接班人的下一辈都必须经历一个‘断奶’的痛苦过程。”林强说,“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亲的庇护下长大。”
“像一个人站在海岸上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一样,我必须自己学会去冲浪!”林强觉得,事未经过不知难,只有自己“呛”了几口水,才会真正知道大海有多深海水有多咸。
记者手记:
低调而不简单
林强管理的华林蔬菜现与福建的蔬菜龙头企业超大、中绿并称为福建蔬菜业的三驾马车。不过,在林强的名片上,头衔依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华林蔬菜基地“总经理”。
事实上,林强也身兼了省青年商会、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省诚信促进会会员,莆田市政协委员,青联委员等诸多社会荣誉职务。只不过,他不爱在名片上张扬罢了。
在林强低调的背后,却为他的企业赢得了一系列不简单的荣誉:
莆田市涵江华林蔬菜基地的企业荣誉仅国家级的就有6个:国家科技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企业;国家“千县工程”办公室重点示范项目推广基地;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单位;中俄科技合作(莆田)示范基地。除此之外,该公司同时还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十佳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荣誉,林强将它印在了名名片的背面。
|
|
【打印】 【Top】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