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薛令之,字君珍,福建长溪(今福安)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故世称“明月先生”。薛令之少时家贫,聪颖好学,曾在家乡灵岩山腰筑草堂苦读。唐神龙二年(706年),薛令之远赴长安应进士考试,结果“文章破八闽之荒”,一举成为福建中进士的第一人。
薛令之中进士后,初任右庶子(太子宫官员,掌记注、撰文等事),开元中期(713~741年)升为左补阙(掌讽谏、大事廷议等职),兼太子侍讲,既为谏官,又是太子的老师。当时,李林甫任宰相,专权误国,朝野怨声载道。太子李亨与李林甫不睦,因此薛令之也备受李林甫之流的排挤。薛令之痛恨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于是,在东宫墙上题《自悼》一诗以表达愤懑。在诗中,“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盛食物的盘中有什么呢?只有苜蓿菜杂乱地放着)”的诗句,既是谏官清苦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李林甫之流的讥刺。诗的最后两句:“无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更是对渐趋腐败的大唐朝政发出了警告。
唐玄宗皇帝见到这首诗后大为不悦,便挥笔在其诗旁也题了一首诗,其中最后两句是:“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意为你如果嫌生活清苦,可以任意追求富贵去。薛令之见到后,惶恐不安,便托病辞官返乡,因深感宦途险恶,回乡前他还写信给在江西安福当县令的独子薛国进,命他也辞官返乡。在长安为官三十余载,离开的时候,薛令之没有任何金银财宝,“徒步归乡里”,带上的只有两袖清风。
回乡后,薛令之仍在灵岩山草堂隐居,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生活。深居简出,偶尔也出游或访亲会友,并写下了许多精警而清丽的诗文。由于父子二人同时辞官,生活十分窘迫。唐玄宗听说后,曾下诏令长溪县拨赋谷资助他,但薛令之只是“酌量受之”。明代《福安县志》记载:“玄宗闻其贫,命有司资以岁粟,令之量受之,不肯多取。”
唐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太子李亨即位,是为肃宗。即位后的唐肃宗每每思念起与薛令之的师生情谊,想重新召其入朝,但此时薛令之已经去世,仅留下环堵萧然,清贫依旧的家。这令唐肃宗感慨不已,于是敕命薛令之家乡的村居、河川为“廉村”“廉溪”。明代《福安县志》记载:“肃宗即位,思东宫旧德,召之,而令之已逝矣。嘉叹其廉,因此敕其乡曰‘廉村’,水曰‘廉溪’。”
受“廉村”和“廉溪”的影响,后人还把薛令之早年苦读的草堂所在地——灵岩山,称为“廉岭”或“廉山”。“廉村”“廉溪”“廉岭”,于是成为了薛令之人格操守的象征。后人因此留下了诸多诗文,其中就有咏廉溪诗写道:“不是先生清节在,此溪何以得廉名?”
薛令之去世后葬于故土,长溪县令周尹于墓前建造碑亭纪念他。薛令之生前著有《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均已散失,传世诗作仅有《自悼》《灵岩寺》《太姥山》《草堂吟》《唐明皇命吟屈轶草》《送陈朝散诗》等6首,前3首收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后3首存录于《高岑薛氏宗谱》。
千年往复,薛令之的清廉操行一直濡染和影响着历代士风。他《自悼》诗中的“苜蓿长阑干”一句,后来被化作形容清操洁行的典故。苏东坡曾用“羞对先生苜蓿盘”的诗句,借薛令之的故事寓意品性高洁。薛令之为廉村铸就清正朴直的气质,为天下读书人树立起楷模。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