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品牌杂志社特约撰稿人 俞 杰
张若谷,字德元,福建沙县人,生卒年不详。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军事推官(负责军事的官员)。时有巴州盗贼劫掠邻近郡县。张若谷代行知州职务,率众守御退贼。后调任全州(今广西全州)军事推官。不久,张若谷入京觐见真宗皇帝,一见面,真宗就问道:“你就是在巴州率众抵御寇匪的张若谷?”特擢升其为大理寺丞(大理寺属官)、濛阳知县。
时三司向朝廷奏报“广宁(今河北宣化)一年监铸缗钱才40万贯,应撤换主监官”。朝廷乃委任张若谷任该职。张若谷任后每岁能多铸30万缗。随即升为秘书丞(秘书省属官)。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宋真宗秘密了解内、外群臣中最有声望的24人,从宫中发布姓名,令朝廷掌管朝会礼仪的官员,逐一引见于崇政殿对话。张若谷被列入选拔的24名官员中,委以盐铁判官(盐铁司属官)。同年,奉命与三司使(三司的长官,掌财政)丁谓、户部判官王曾等共同参详删修《景德农田敕》,景德三年正月完成,提交朝廷。同时,他们建议朝廷不加重百姓负担,不增加官员等,均被采纳。大中祥符初(1008~1016年),张若谷升任祠部员外郎(相当今副司长),出任益州(今成都)路转运使(实际上一路最高行政长官)。过去,四川人嫌铁钱太重,贸易通行不便。张詠任益州知州时,曾创“交子法”,发行纸币代钱,规定以一交为一缗,纸币每三年一换,65年换22次,由16户富民主持此事,是为纸币代钱之始。但时间一久,发行量多,富民资金不足,难于兑现,为此诉讼不停。到寇瑊任益州知州时,废除此法,仍用铁钱。张若谷任转运使时,认为废除“交子法”不利于商业。于天圣元年(1023年)十一月上奏朝廷,请恢复“交子法”,但应由官府专设机构控制其出纳,禁止民间私制“交子”币。朝廷采纳该建议,置“益州交子务”机构,发行流通“交子”币,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发行流通的纸币,民皆称便,为中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不久,张若谷升任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掌制置漕运、茶盐、购买食粮),曾出使契丹。还朝后,任三司盐铁副使(掌盐铁的长官)。又授右谏议大夫(掌议论规谏朝政),出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知州。辖地麟府(旧治在今陕西北部神木县)地处长城边,旧时,百姓每年皆以丝绸与关外各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前任州郡长官屡次下令禁止贸易。张若谷认为,与少数民族通商互市,对各方生活均有好处,且可以了解边境情况,禁止交易,会使对方猜疑,阻绝不通,反生不安。便奏请恢复通商如故。因此,马匹进关,年年有增,大助国用。
一年多后,张若谷入朝述职,升为枢密院直学士、工部侍郎(工部副长官),开封府知府。后又出任澶州(今河南浚县)知州,成德军知军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路安抚使(掌管一路民政事宜)。又历任颖州、陈州(均在河南)、江宁(今江苏南京)、赵州(今属河北)诸府知府,所到之处,皆有纯良之誉。再召入京,知审官院(审官院主官),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掌章奏案牍和文武近臣奏疏进呈及发付检查、执行等职)和应天府知府。改授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知府。当年饥荒,张若谷以仓库剩米作稀粥拯救饥民。权判吏部流内铨(吏部属官),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累升至尚书左丞(尚书令佐官,总领纲纪),以年老致仕(退休)。张若谷素被宰相张士逊所赏识提拔,但为官出任,从不激进求名,故以良吏著称。死后朝廷赠为特进(正二品文散官名号)。
(作者系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