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是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场办工厂,于1958年建立。厂房面积1.50万平方米,注册资金236.00万元,年加工能力2000吨。 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创办50年来,累计出口乌龙茶两万多吨,上缴税利近亿元。 在计划经济年代,永春北硿华侨茶厂与安溪、漳州、建瓯三茶厂,同为福建省乌龙茶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 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主管机关是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①,1978年7月,改称: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 1911年,爱国华侨颜穆闻先生携资金三万银元,回乡创办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公司。因劣绅藉故创造宗族产权纠纷,1919年除夕夜,公司被恶势力捣毁而倒闭。 1917年,旅居马来亚麻坡的爱国华侨李辉芳、郑文炳、李载起等23人集资两万银元,创办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在东平乡冷水村的虎巷山种植水仙、佛手和铁观音等良种茶苗七万株。至1949年,茶园发展到约14公顷(200多亩)。1950年,国外股东回国增资,永春县人民政府贷给大米5000公斤,又在海龙坑开垦茶园约19公顷(280多亩),种植水仙、佛手和铁观音茶树。 1953年,为安置被迫害回国的东南亚难贫侨,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提议办华侨农场集中安置。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拨款四万多元,于1954年选定在已故爱国华侨颜穆闻先生创办过垦殖公司的北硿山建立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场②。首批落户的新、马、泰难贫侨24人,至1957年,陆续到北硿安家的新、马、菲、泰难贫侨86户,223人。何香凝副委员长两次捐赠稿费共7000元,作生产基金。从1960年~1964年的五年中,她多次赋诗作画赠送农场,勉励归侨。 1956年,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颜金沛任公方代表,郑忠明为私方代表。 1957年12月,省直统战及财贸等系统的173位干部下放到永春北硿华侨农场和公私合营永春华兴公司劳动锻炼。下放干部中有近10位是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管理处③的专业人员,将这部份同志分成两组,一组筹建茶叶精制厂④,一组筹办永春茶叶专业学校。 1958年6月,茶叶精制厂在永春县东平乡冷水村公私合营华兴公司旧址开工生产。同年9月,永春茶叶专业学校在龙坑山场开学,首届招生33名,校长唐中吾,副校长余元超。 1959年4月,经晋江专员公署批准,公私合营华兴公司改名福建省永春茶场。5月,金冬洋、山城两村并入茶场。年底,永春仙溪农场并入茶场。翌年,成立党总支部,省直下放干部领队、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管理处原处长唐中吾任书记兼场长。 1959年5月,经中国土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批准,永春茶场茶叶精制厂生产的闽南水仙、永春佛手、铁观音和色种开始单独成箱出口。 1960年2月,永春北硿华侨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准备接待安置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同时,农场成立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当年,共接待安置归侨五批2500多人。同年9月,福建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批准农场建制,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成立党委会,书记邬镇中,场长林诚。茶叶精制厂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成立党支部。茶厂安置归侨近400人。 二 1958年,永春茶场茶叶精制厂建厂初期,以下放干部卢显明、卢曙明及老职工林灌庆、刘英烈等人为主组建生产技术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本场生产的乌龙毛茶的精制加工。当时,精制加工全过程均为手工作业。 精制茶厂在试生产期间,一面派人到外地取经,聘请急需的技术人员与熟练工人,一面在本厂附近寻找适宜的精制加工场所。1959年初,向安溪茶厂商调叶大铸、齐忠灿两位手工筛选老师傅,向漳州茶厂商调王友德、王清礼两位烘焙工来厂工作。又从安溪茶厂永春茶叶采购站⑤商调评茶师王永源来厂承担毛茶收购任务。下放干部卢显明与肖思廉分别负责精制加工、拼配及成品茶品质审定和出厂检验及培训初级检验员。县委组织部选派南下干部初洪勤任党支部书记兼厂长。 1959年新茶登场前,在离华侨茶果场场部10公里路程的永春县城关镇桃溪村租到一座使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三层民宅,茶叶精制厂随着迁往新址生产。当年出口产品的唛号,用“冷”、“水”、“村”三个汉字,分别代表佛手、水仙和铁观音。根据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管理处下达的乌龙茶调拨计划,永春茶场茶叶精制厂的原料来源:1)永春茶场自产乌龙毛茶;2)晋江专员公署行政辖区除安溪县所产乌龙毛茶全部调安溪茶厂加工外,其余10县市:晋江、同安、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大田、莆田、仙游及泉州市⑥,均调给永春茶场茶叶精制厂加工。当年,佛手、水仙和铁观音三个品种的精制茶共计31.90吨,产值11万元,由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 1993年前,福建省各茶类的毛茶进厂、精茶内外销计划、奖售政策、样价管理、生产技术、机械设备等均由福建省供销社茶叶公司主管。 精制茶厂建厂初期,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厂部设生产技术、计划财务和后勤保障三个组。生产技术组下设五个班组,分别为筛先、拣梗、烘焙、竹工和检验。迂匀堆、装箱和篾包时,则全厂职工干部一起参加,突击完成。当年,工厂的全职管理人员仅5位。70年代,按生产发展的需要,将班组扩编为车间,并配备不脱产的车间正副主任各一人,全职管理人员仍只有10余人。 闽南茶区乌龙毛茶标准样,安溪色种为部管品种,由省制定报商业部核准。安溪铁观音、闽南水仙等品种为省管品种,由省供销社茶管处核准。毛茶标准样每年换制一次,下发给全省各基层公司、茶叶采购站、精制茶厂作为收购和进厂验收的实物依据。闽南乌龙毛茶标准样为5级13等:特级、一级和二级,各分为三个等,即特上、特中、特下,一上、一中、一下和二上、二中、二下,三级和四级各分为中、下两个等。上世纪70年代,毛茶收购标准调整为1~10等。 精茶标准样,也是每年换制,样价改革前和改革后,均为五个级,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生产的四个单独成箱出口的品种中,闽南水仙和铁观音均为特级~四级五个级;永春佛手(外销商品名:香椽)和色种则都只有四个级,永春佛手没有四级,色种没有特级。 60年代初,开始使用统一的新唛号(主要产品规格、唛号见表) 主 要 产 品 规 格 | 品 名 | 唛 号 | 净 重 | 包 装 | 水 仙 | Y400 | 20kg | 胶合板箱 | 水 仙 | Y401 | 20kg | 胶合板箱 | 水 仙 | Y402 | 20kg | 胶合板箱 | 水 仙 | Y403 | 20kg | 胶合板箱 | 水 仙 | Y404 | 20kg | 胶合板箱 | 香 橼 | H400 | 20kg | 胶合板箱 | 香 橼 | H401 | 20kg | 胶合板箱 | 香 橼 | H402 | 20kg | 胶合板箱 | 香 橼 | H403 | 20kg | 胶合板箱 | 铁观音 | K400 | 20kg | 胶合板箱 | 铁观音 | K401 | 20kg | 胶合板箱 | 铁观音 | K402 | 20kg | 胶合板箱 | 铁观音 | K403 | 20kg | 胶合板箱 | 铁观音 | K404 | 20kg | 胶合板箱 | 色 种 | S401 | 20kg | 胶合板箱 | 色 种 | S402 | 20kg | 胶合板箱 | 色 种 | S403 | 20kg | 胶合板箱 | 色 种 | S404 | 20kg | 胶合板箱 | 粗 茶 | Y406 | 16kg | 胶合板箱 | 茶 梗 | Y408 | 16kg | 胶合板箱 | 细 茶 | Y407 | 25kg | 胶合板箱 |
精茶的标准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商品检验局、厦门商品检验处、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公司、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和各相关国营精制茶厂共同制定。 毛茶收购季节,各地基层茶叶采购站依照经部、省核准的标准样对样收购,进厂交接验收的品质误差应在5%以下。超过5%的,由采购单位承担经济责任。 毛茶进厂验收交接双方对茶叶品质看法不一致时,共同插样密封呈送晋江专署商业局茶叶科、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公司二级复评裁定。长期以来,由于各基层茶叶采购站和相关精制茶厂均能较好掌握样价政策,对促进茶叶生产和稳定茶叶品质起到协调作用。 1961年,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的生产场所与茶叶加工数量不适应的矛盾逐渐显现,经华侨茶果场党委研究决定,将茶厂迁回场部所在地东关村,利用接侨时兴建的归侨第三食堂作筛选车间,并相应修建人工辅助拣场、烘焙车间及茶叶仓库等生产厂房。1962年3月,茶厂迁至东关新厂生产。新厂地处场部地区两端,距场部办公楼不足300公尺,步行5分钟可达。汽车运输队和农机修造厂也都在场部机关附近,因此茶厂不需要按“小而全”来考虑设置机构、购买大型维修设备和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减少了费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1960年秋,永春茶叶专业学校首届学生毕业,黄圣厚分配到茶厂审评室,从事毛茶收购、交接验收和精制拼配等专业技术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和副厂长,1984年起任厂长,直至2003年退休,现在仍在厂全面负责生产经营。 为增加乌龙毛茶来源,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两年里扩垦标准梯层茶果园近307公顷(4600多亩)。本着宜茶则茶,宜果则果的原则,种植佛手、水仙和铁观音等品种茶树240余公顷(3600多亩),使全场茶园面积增至近350公顷(5200多亩);种植芦柑、蕉柑及甜橙等水果66余公顷(1000余亩)。五年后,大部分新茶园转入生产。同时,1965年以后,对低产老茶园进行以“三改一补”为内容的改造工作,使单位面积产量由每公顷产乌龙毛茶412.50公斤(合亩产27.5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合亩产80余公斤)。与此同时,场部农业科多次派茶叶技术员到仙游、德化等毗邻县邦扶发展佛手茶树种植,多渠道开发佛手茶的来源。鼎盛的年份,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自产乌龙毛茶年逾540吨(超过10000担)。 原料多了,生产场所与茶叶加工量的矛盾,再次显现。茶果场党委根据茶厂的地形,提出因地制宜,向空间要地,搞立体生产车间的设想,作为茶厂工艺改革和扩、改建工程的指导思想。70年代末,茶果场成立以四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工艺改革及改、扩建工作小组,场工交科廖公杕负责工艺,华大郑良杰负责建筑,永春建委设计室李昌炽负责结构,场农机厂李德星负责机械设备。采取边生产,边拆旧建新,生产基建两不误。1980年春,茶厂改、扩建工程胜利竣工,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吨。 1982年5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召开全国华侨农场茶叶生产座谈会,茶界泰斗张天福教授、中国茶叶研究所李联标研究员应邀与会指导。期间,张老抽空视察茶厂。面对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张老说:“简直有点不相信你们的茶厂搞得那么好。” 茶厂实行厂长全面负责制。厂长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采购,生产流程全过程的岗位责任,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指标与卫生指标,成本核算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结合本厂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全厂职工的生产活动。省有关主管机关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计量一级企业单位。50年来,各品种产品品质均达到部颁省定标准。 1981年,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公司举办首届全省各茶类优质产品评比,乌龙茶类安溪茶厂的凤山牌特级铁观音、特级黄棪,建瓯茶厂的一级闽北水仙和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的松鹤牌一级闽南水仙同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2年4月,商业部、农业部、公安部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举办部级乌龙茶优质产品评比,商业部高级工程师于杰主持评审,闽南乌龙茶产区有两位同志是评审组成员,分别是安溪茶厂副厂长张成朴和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副厂长黄圣厚。这次评比,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的一级闽南水仙评上商业部优质产品。 1983年生产的松鹤牌特级铁观音,厦门口岸公司给予极高的评价:“内质香味别有风韵”,作极品名茶外销。 1985年12月,松鹤牌一级永春佛手(香橼)评为福建省优质产品。1986年5月,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 两个部优产品,自获得荣誉称号以来,始终保持稳定的品质,每年出口产品交货量均超过商业部最低不少于25吨的规定。 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自1962年迁回茶果场场部所在地东关村以后,逐步走上规范化生产,加工量逐年增加,质量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亦稳定增长。80年代初,工艺改革和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生产步入较快的发展轨道,以茶厂几个具代表性年份的情况可获得佐证。 单位:吨/万元 1959年 | 1965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91年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31.90 | 11.00 | 50.66 | 14.22 | 770.10 | 615.37 | 1096.62 | 1180.01 | 1500.00 | 1769.00 |
1984年是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建场30周年。这一年,茶厂成品茶的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959年的24.14倍和55.94倍,税后利润55.1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37万元。 1959年10县1市收购的乌龙毛茶仅加工回收31.90吨精茶。23年后的1982年,首次突破500吨,达到634.45吨。永春县是10县1市的乌龙茶主产区,当年收购的毛茶总量即达500吨,其中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自产乌龙毛茶所占的比例在60%以上。 1991年,是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建厂以来产量最高的年份,达到1500吨,产值1769万元,被列为泉州市百强企业的第91位。 党的政策扶持,各级领导的关心是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健康发展的保证。中央部委、省市县领导经常来厂视察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来厂视察的省、部级领导就有10余位,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方方、黄长水,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林一心、副书记谭启龙,福建省省长魏金水、胡平,最高人民检察院总检察长张鼎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晖,轻工业部部长梁灵光,福建省副省长尤扬祖、高盘九、黄长溪,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 三 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报告》,将茶叶从国家二类物资降为三类物资,茶叶价格随行就市。同年,取消茶叶奖售政策。 茶叶市场放开以后,茶叶流通和流向均有较大变化,毛茶收购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小型茶叶加工厂犹如雨后春笋,短短几年内,在年产乌龙毛茶2500多吨的永春县,就办起60多家精制茶厂,有单位、集体的,更多的是合伙、个体的。 在市场体制转换中,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虽然受到一些冲击,生产呈现马鞍形发展,从年出口交货量分析,1985年至1991年的7年中,总体情况还是正常向上的,可参阅统计数字。 单位:吨/万元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1096.62 | 1180.01 | 1223.60 | 1432.32 | 1230.10 | 1415.93 | 1293.80 | 1519.72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产量 | 产值 | 1077.62 | 1308.15 | 1015.70 | 1228.86 | 1500.00 | 1769.00 |
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在茶叶市场放开后的七年中,产量及出口交货量仍能保持稳中有升的主要原因是: 1)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驻日本代表处为开拓日本乌龙茶市场,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使福建乌龙茶尤其是闽南乌龙茶为日本市场所接受,消费群体扩大,市场容量增加。 2)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经历25年生产经验的累积,生产工艺趋向成熟合理,产品质量亦相对稳定;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工艺改革和政、扩建工程完工后,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可承担更多出口茶叶生产任务。 3)国内茶叶市场放开,但出口茶叶国家仍实行配额管理。1985年至2000年期间,仍是乌龙茶出口的坚挺时期,也是国营茶厂乌龙茶生产的鼎盛时期,占总产量85%的产品调供厦门和福州两口岸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只有15%产品内销。 四 永春北硿华侨茶厂自1958年建厂至1994年,37年连续盈利。茶厂自2000年以后,由于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生产经营大幅减少。 1994年5月,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场部委派新厂长。原厂长黄圣厚保留厂长待遇。因新班子对当时的茶叶市场形势估计不足,两年时间连续亏损,累计亏损达151万余元。至1997年初,茶厂仍有370多吨茶叶压库。茶果场党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票决租赁经营人,原厂长黄圣厚获得承租权,续任茶厂厂长。 从1997年至2004年累计8年承租期内,共上缴工资17万元,租赁费93万元,出口茶叶2418.50吨,金额3068.50万元,缴纳税金395.00万元。 1998年,全省华侨农场下放归所在县、市管理。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成为永春县属企业。 1999年,以华侨茶果场为主体,并将与茶果场相互插花的几个行政村合并进来,成立永春县东关镇,由镇长兼任华侨茶果场场长。茶果场所属原管理区,改制为居民委员会。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成为东关镇的镇属企业。 2003年7月,黄圣厚退休。2003~2004年加工年度结束后,黄圣厚将茶厂的厂房、财产一并移交给东关镇人民政府。当年,镇政府引资无果,茶厂因此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停产一年。 2006年5月,永春北硿华侨茶厂部份厂房及设备由职工黄志坚承租,租赁期从2006年5月至2015年4月,合同期10年。茶厂的闲置厂房,改作“泉州市东关人防疏散基地。” 茶厂更换承租的第一年,建立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茶园100公顷(1500亩),无公害茶园166.67公顷(2500亩)。2007年通过茶叶QS认证。当年出口茶叶200吨,产值250万元,缴纳税金15万元。 五 五十年来,永春北硿华侨茶厂作出的努力,赢得了许多荣誉。 1982年,松鹤牌一级闽南水仙获福建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特级闽南水仙获中国国际茶会金奖。2007年11月,台湾茶协会理事长圣轮法师盛赞永春北硿华侨茶厂:“闽南水仙,品质优异,香传万里,饮之有福。” 1983年,松鹤牌佛手茶,获全国华侨茶叶基金会授予的“培植发展出口优质产品——佛手奖。”1985年,松鹤牌一级永春佛手获福建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2007年11月,福建省首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授予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永春佛手明星企业”。 2007年,永春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永春北硿华侨茶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2004年1月,获“泉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注释: ①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1969年4月5日,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机构撤销。同年,全省华侨农场、工厂下放所在县、市主管。1976年1月20日,省革委会批准,福州华侨塑料厂和福清东阁华侨农场收归省外事办公室主管。1978年4月18日,全省14个华侨农场、3个华侨工厂全部收归省外事办公室主管。5月25日,省革委会侨务办公室成立,与省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7月,省革委会侨务办公室改称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②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场:1954年创办,1955年改称北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又改称永春北硿华侨农场。1960年2月,永春北硿华侨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同年9年,经福建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批准,定名: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 ③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管理处:上世纪60年代,省社茶管处改称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茶叶公司。 ④永春茶场茶叶精制厂:1960年9月,经福建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批准,定名: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 ⑤1959年之前,永春及晋江地区所产乌龙毛茶均归安溪茶厂加工,安溪茶厂在各主产县区设立茶叶采购站收购茶叶。 ⑥上世纪50年代,同安、莆田及仙游等县属晋江专区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