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 杰
李氏入莆始于唐以后,宗支派系较杂,以江王李元祥后裔居多。
白塘李氏 称江王房派系。李氏入闽始祖李万康之子李楚,曾任漳浦郡参军(州官属官),后官至节度使,封陇西开国公。生四子:李尚殷、李尚炅、李尚盈、李尚达。次子李尚炅,唐游击将军,传七世李伯休,赠泉州助教。李伯休生三子:李格、李榕、李机。李格次子李伯玉由泉南迁兴化县游洋,又徙莆田孝义里白塘洋尾(今涵江区白塘镇),为白塘李氏初祖。其后裔有李富(1085-1162年),字子诚,号詹轩,南宋初以家财募义兵抗金,授官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掌殿前卫戌、训练、日常军务管理等)。后因奸臣秦桧当道,辞官归养。回乡乐善好施,办学修桥,世人景仰。明刑部尚书彭韶称其为“千载殊勋”人物,列兴化五贤(蔡襄、陈俊卿、李富、林光朝、陈密)之一。位于今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东墩的李富故居,其后裔在此建了李公祠,祠中存有宋进士王进之书文“种德传心”匾额,明嘉靖五年(1526年)立的“永思堂记”碑,系明朝刑部尚书林俊撰文,陈寿征书篆。
据仙游《鲤城镇志》载称,邱阳李氏系李机于宋庆历三年(1043年)由南安迁入仙游文贤里瑞邱之阳(今度尾三般店一带)。
汾阳李氏亦为江王房派系。据涵江《白塘李氏族谱》、仙游《鲤城镇志》载,李万康次子李晁嵩,其子李尚芬,因“安史之乱”,领军北上勤王(救援君王)。唐天宝年间( 742-756年)功封“金吾大将军,奉天定难功臣”。其后裔李圣因避难于五代后汉乾祜元年(948年),同其弟李灵、李英自福州三山泉湖,迁居仙游永福里汾阳(今凤山乡前县村勋阳),为汾阳李氏始祖。
后埭李氏 亦称蔡王房派系。唐蔡王李蔚八世孙李丹,官虢州(今河南灵宝地区)刺史、尚书祠部郎中,因事以朝议郎(文散官名,正六品上)职贬为莆田县令。唐咸通十五年(874年),召回京师,刚被任命为金州(今陕西安康市)刺史即病卒于莆田。子孙家居莆田后埭(今属荔城区英龙社区),李丹传三子,长子李崇,官校书郎(掌校对典籍,订正讹误),次子李舜卿,官廷评(司法官员)。孙李欣,字公愉,莆田城关后埭人。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授阶州推官(掌推勾狱讼之事),历任耀州(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通判(知州副职,掌行政与监察之职,由皇帝直接委派并可直接向皇帝报告)、解州(今属山西运城市,关羽故乡)知州。宋祥符三年(1010年)以屯田郎中(掌屯田之政令等,约六品),出任福州知府兼福建路马步军都总管(掌一路之军旅训练、教阅,维护治安等),祥符六年改广东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实为府州以上行政长官),又历广西、京西转运使。时宋仁宗为太子,以李欣为师儒,及仁宗即位,赐玺书褒问,迁卫尉卿(掌仪卫、兵械、甲胄等),升谏议大夫(掌讽喻规谏,议论政务,四品)。李欣生有八子,李宗元、李宋闵相继中进士,其余诸子从奏补入官。此房系中在两宋时出进士20多人。后埭、城厢的李姓皆其后裔。
凤山李氏 亦称玉井房派系。元时进士李盛,名世先,字文秀,号端溪,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金陵入莆,居凤山务巷(今荔城区凤山社区),为玉井房初祖。
莆禧李氏 据《忠门镇志》载:“明建文二年(1400年),建昌府南丰县人李显调任莆禧百户,屯居莆禧。永乐十五年(1417年),由荆州府监利县人李信,以武宣卫千户长调任屯居莆禧。”子孙衍传莆田。
湖山李氏 仙游《鲤城镇志》载,李克命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从安溪迁入仙游赖店东屏山苏厝等地。出“一门三进士”。十字街天地坛李氏,由清代李兴瑞从安溪迁入。
山坪李氏 仙游《鲤城镇志》载,李孝,字元忠,明景泰年间举人,官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明代从同安十七都浯州山柄迁入仙游,居昆山村新峰园。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八月遭水灾,再迁徙塘坡,并易名山坪。
龙洲李氏 仙游《鲤城镇志》载,李烈保四子李明,于明代从福州迁居仙游度尾霞溪等地。
据《蓝溪族谱》记载:浙江余姚李氏,出自汉代李广,入蓝溪有后裔李泌,字长源,唐德宗朝官拜宰相,赐封为邺县侯。位于今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白塘湖边的白塘科第坊,系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所建,为李长源一门立。清代重修,保存有明代楷体“白塘科第”木制横匾,并书有自宋至清代上科第者400多人。2001年重修,为李富祠附属文物。
其后,河南光州刺史李杞为避朱梁剪灭之祸,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定居福建尤溪。再后有李秉义,因事送管福建江口服役筑海堤,遂定居江口。
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军职世袭。除了在莆禧千户所任职的李显、李信后裔传衍莆田外,平海卫军户中亦有李姓落籍莆田。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下服务团”大军入莆者,亦有李姓落籍莆田,传衍后裔。
李氏入莆后,传衍房系甚多,人口遍布莆阳,成为望族,播迁各地,有的徙迁本省安溪湖头、永泰浦呈、福清海口、连江、福州、邵武等地。有的徙迁广东揭阳、惠州、潮州、潮阳,广西南雄,江西广信、玉山,浙江义乌、温州,泰州、绥州,以及扬州、南京、上海等地。
白塘李氏始祖李伯玉,传至十世孙李贤,因避乱自莆田迁琼(海南省),居琼山大林,后继移于东河,再移上东岸,厥后由东岸而蕃衍于海南攀丹、本导、文湖。海南省琼山迈瀛清同治元年(1863年)手抄本族谱记载:“琼山官隆一世祖侃公(李廷辉长子),号亭山,于宋庆元三年(1197年)由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崩坎村避地来琼隶籍官隆。”官隆李氏今属琼山市龙桥镇。莆田李氏子孙后裔除迁省外的,还播迁台、港、澳地区,名闻海内外。
李氏在历史上涌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的品德言行为李家树立了优良家风。有民谣赞曰:“李耳哲学创道家,李冰治水建奇迹。李斯辅秦绩显赫,李广将军留史记。李春建造石拱桥,李白诗仙莫能及。唐代皇帝李世民,贞观盛世丰碑立。商隐赫赫大诗人,清照诗词传美誉。李富捐财募义兵,‘千载殊勋’世人祀。时珍史称药物家,《本草纲目》他手著。闯王失败教训深,四光地质学优异。”
(本文作者系福建省方志委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