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俞 杰
一、蔡氏入闽、入莆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加入了义军,不少中原百姓随军由固始南下,形成一次新的移民潮。其中居于浙江钱塘的唐屯田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蔡彦礼之子用元、用明,以及彦礼之弟蔡镐,他们先期从浙迁徙至同安,后也随这股移民潮进入莆阳,择居于仙游枫亭赤湖蕉溪,蔡用元成为莆阳一世祖。其弟用明后转迁晋江青阳开族。
蔡用元,排行三,人称三公,在莆传一子:蔡瑾,字宗盛,排行五公。瑾生四子:显皇、文禾、文轸、文辙,分伯、仲、叔、季四房。传至宋代,蔡用元家族已发展成为莆阳望族。其中突出表现在两大支派,一是伯房的蔡襄家族,一是季房的蔡京家族。
(一)蔡襄家族
蔡襄是北宋名臣,系用元的六世孙。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出生于兴化军仙游枫亭赤湖蕉溪一个农民家庭。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授漳州军事判官(知府军事佐官),后迁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掌推勾狱讼审判之职的官员,六品)。几年之后,为谏官,曾任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以及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知府。
蔡襄仕途生涯三十七年,忠国惠民。不仅政绩显著,而且在科学文化方面也做出重大贡献。他撰写《荔枝谱》和《茶录》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茶叶的专著。他精于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诗、词、赋420首,奏议64篇,杂文584篇,收入《蔡忠惠文集》。蔡襄一生赢得了如潮的赞誉,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楷模。他的人品、德行给后世以深刻影响,极大地激励了子孙后裔,使他的家族兴旺发达,英才辈出。仅宋一代,蔡襄家族,中进士者23名,“自工部下,位侍从者四人,赠官一品者二人,登儒科者三十余人,占仕籍者七十余人”。蔡襄传有三子,长子蔡匀(称长房),次子蔡旬(称二房),三子蔡曼(称三房),蔡曼传有三个儿子,均中进士,其后裔繁衍省内外。蔡襄家族,还有几位显赫人物,有开封府太康主簿、断案神明的蔡高(其遗著十之五六被宋代治国方略收入);有崇宁二年(1103年)榜眼,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备皇帝顾问,待遇三品)的蔡伷;有笃学力行,六经子史皆务贯通,通判南京留守司(南京留守司副长官,由皇帝直接委派,集行政和监察于一身)蔡传;有南宋著名词人,官至左中大夫(议论朝政,以备顾问,五品)的蔡伸;有户部尚书蔡洗;有官至朝奉大夫(言官、谏官名称)的蔡橚;有尚书职方员外郎朝请大夫(言官,六品)的蔡枢;有历任淮东总领、湖广总领,临安知府、户部侍郎的蔡戡等。蔡襄后裔繁衍莆阳各地。现在莆田市一县四区中,均有蔡襄后裔支脉散居,聚居地在城厢区东海镇,多为蔡曼后裔。现有人口3万多人,占莆田市蔡氏人口的1/3。
(二)蔡京家族
蔡京也是用元的六世孙。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与胞弟蔡卞登同榜进士。初任浙江钱塘(今杭州)县尉,后升任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参与机密,四品)。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蔡京支持并参与王安石新法。后司马光任宰相,废止王安石新法,恢复差役法,蔡京如期完成,受司马光赏识。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徽宗即位,任蔡京为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知府、户部尚书、左丞,右仆射、左仆射(宰相)和司空(三公之一,大官之加衔,荣誉称号,一品)、太尉(三公之一,武阶官之首)等职,进爵鲁国公等,蔡京仕途中曾五度为相,靖康元年(1126年)3月,贬崇信军(今甘肃崇信县)节度副使,后又被钦宗再贬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编管,途经潭州(今长沙市)病卒于潭州崇教寺,终年80岁。
蔡京弟蔡卞。字元度,仙游县赤湖村人,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中进士。任江阴县主簿(相当今县政府办主任),王安石任宰相时,蔡卞任中书舍人兼崇政殿侍讲(掌读经史,释疑义,备顾问应对)。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蔡卞改任礼部侍郎,绍圣四年(1097年),升任尚书左丞(尚书佐官)。后又升为知枢密院事(枢密院主官),掌管全国的军队。政和七年(1117年),卞告假回乡祭祖,病卒于路上。蔡卞颇有文采,著有《毛诗名物解》等。
蔡京一族在外为官的也很多,有崇宁初年赐进士出身的蔡攸,有政和五年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典守文物,以备访问)的宋代名士蔡仍等。
二、蔡氏外徙传衍
蔡用元在莆阳定居后,传子宗盛,宗盛又传四子:长子称伯房、次子称仲房、三子称叔房、四子称季房。其后子孙在莆阳各地开族,也有部分迁徙境外。
伯房中,第五代济公及子蔡确、蔡硕迁居泉州。第六代蔡易亦徙居泉州。
伯房中蔡高后裔迁居浙江温州、平阳、苍南、瑞安等地,主要在瑞安开族繁衍。
仲房中,第四代有一支蔡谅迁徙广东陆丰、海丰,另一支蔡俊迁茂名等地。
仲房世系中,蔡柽传至十二世(代)的蔡有、蔡佑徙居惠安。
季房蔡袤世系中,第九世(代)蔡熙家族迁居崇德县;第十世(代)蔡澄、蔡泳两支迁居浙江临安(今杭州);蔡京长子蔡攸第七世的一支徙居雷州(今广东雷州市);蔡攸三子传至第九世(代)蔡峰,徙居于湖南衡阳;蔡京次子蔡衡(第八世)徙居江西;蔡京六子第七世徙居白州(今广西博白县)。
此外,还有徙居台湾的宗支。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莆人蔡文举渡海抵达台湾,先在台南市设立慎德堂,后居高雄县冈山镇,为蔡氏最早入台者。清至民国陆续有蔡氏入台者,主要居台北、彰化等地,现为台湾第八大姓。
三、蔡氏文物、古建筑
(一)蔡襄陵园
蔡襄陵园前身是蔡襄墓,坐东朝西,围墙环抱。围墙内,整座坟茔用石板块筑成“风”字,分内、中、外三埕,长80米、宽30米,封土高2.8米。墓左立着“蔡襄墓”石碑,墓前还有石翁、石马、石羊等石雕。蔡襄墓古朴大方,庄严肃穆。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墓域被民宅、坟墓、果树等挤占,原有40002平方米的墓域仅存2666.8平方米多,1994午,开辟为蔡襄陵园。蔡襄陵园面积13000平方米,耗资300万元,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蔡襄陵园”题字。陵园正中前方立有石仪门坊(前门),进内有碑坊、碑亭各两座。碑亭上分别刻上《墓志铭》和陵园修建概况。陵园四周围墙环抱,围墙内两侧建成蔡襄书法长廊。陵园整体布局严谨大方,以墓为中心点,与墓的前仪门正中联成中轴线,按场地高低依次相连。中堂为祭台,两旁的石翁、石马、石虎、石羊,规模恢宏,建筑雄伟。陵园内香花佳木,绿草如茵,墓道后半圈参天大树掩映,融为一座集园林景观、人文景观和文物景观为一体的系列旅游景点。
(二)忠惠祠
忠惠祠位于市区南厢三里许的蔡垞村。它的前身是蔡襄出仕后卜地建造的蔡府故居。蔡襄去世110年后,曾孙户部尚书蔡洗请于朝,赠少师,赐谥忠惠,后人遂把莆田城南蔡襄1日居尚存部分改建为“忠惠祠”,奉其牌位。忠惠祠修建以后,蔡府故居即成为蔡氏祠堂。忠惠祠不仅成了蔡氏族人缅怀先祖的圣地,而且也成了历代过往莆田的名臣学士拜谒和悼念忠魂的处所。
800多年的沧桑巨变,忠惠祠几经天灾和兵祸的破坏,历朝对它进行过多次的整修,1986年莆田市人民政府把忠惠祠列入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蔡襄纪念馆
蔡襄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东沙与大埔两村交界处,前身为金沙宫端明殿,它是为纪念宋端明殿学士、三司使蔡襄而于明代洪武年间建筑的。端明殿为单层,上下座结构,殿堂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木构建,面积600多平方米。上座殿堂而皇之为神殿,后置殿台,奠有蔡襄坐势雕像。1983年重修,更名为“蔡襄纪念馆”。2000年,在原有二层楼陈列馆的基础上,再度改建,结构5层,扩大为1500平方米。纪念馆第四、五层为蔡襄文物收藏层和陈列厅,陈列蔡襄生平活动的文物、遗作、书简、书贴以及各种版本的蔡氏族谱和研究蔡襄文集等,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龙华蔡襄纪念祠
龙华蔡襄纪念祠位于仙游县龙华镇西侧宝幢山南麓,坐北朝南,创建于明正统二年(1400年),由蔡襄第十七代裔孙蔡思斋择地始建。清康熙元年(1600年)扩建,现保持清代建筑风格。1996年重修竣工,蔡襄纪念祠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90平方米,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二座,左右护厝,中设天井,东西长19.20米,南北进深有28.30米。纪念祠的文物遗迹丰富多彩。有清乾隆文华殿大学士蔡新题赠蔡祖苞寿庆围屏12幅,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题写的匾额。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空四军副军长蔡园将军亲笔题匾“蔡襄纪念祠”等。
(五)蔡广纪念祠
蔡广纪念祠亦名东园广公祠,位于东沙村东头。蔡广系蔡襄六世孙蔡成的长子。蔡广事亲至孝,曾辞官南下海南侍奉因议论奸相汤思退而被报复遭贬的父亲蔡成。蔡广南下后,原籍的蔡广裔孙应昭感念先祖忠诚孝道。于元至元年间(约1281-1284年)在居住地龙川东园东头建祠设祭。初名“都宪家庙”。历史沧桑,家庙遭毁。1998年东头蔡广后裔倡议重建家庙。祖祠为砖、木、石结构,单层,分上座和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座神殿上供奉着广公及其莆阳裔孙各支派开族祖的牌位。家庙建成后更名为“蔡广纪念祠”。
(六)古墓葬
蔡五公墓位于慈孝里赤湖山麓。蔡五公,名瑾,字宗盛,随父亲蔡用元到枫亭定居,是蔡襄、蔡京、蔡卞的先祖。墓地在太阳落山前,可以看到五条山脉抱着太阳的奇观,俗称“五龙盘珠”。
卢太郡墓位于慈孝里赤湖,今枫亭镇九社村蔡坑王厝后山,是卢太郡与丈夫蔡琇的合葬墓。卢太郡被宋仁宗封为仁寿郡太君,赐予风冠霞帔,病死于杭州,后赠长安郡太君,享年92岁。蔡襄扶柩运回枫亭蔡坑安葬。该墓于1958年兴建文子水库时被毁,遗址尚存。
蔡高墓位于慈孝里赤湖蕉地坑(今枫亭镇九社村五星官母垅)。蔡高28岁病逝职上,欧阳修为蔡高撰写墓志铭。
四、蔡氏家风
蔡氏自古名人辈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业绩,他们的高风亮节为中华蔡氏树立家风表率,也为莆田蔡氏族人树立家风表率。莆阳蔡氏后人将此编为民歌:
周公封孙胡于蔡,河南上蔡纪元来。
东汉蔡伦发明纸,开辟“文载”新时代。
蔡邕勘校定经籍,“熹平石经”传播开。
文姬才女多磨难,悲愤诗篇今犹在。
蔡襄书法宋第一,蔡沈象数承理脉。
蔡新文华大学士,笃守理学立表率。
锡勇速记创始人,北伐名将蔡廷锴。
和森蔡畅兄妹俩,丰功伟绩青史载。
(本文作者系福建省方志委副主任) |